从老挝到普洱:华裔新生代开启六天文化探索之旅 续写中老友好故事
从老挝到普洱:华裔新生代开启六天文化探索之旅 续写中老友好故事
从老挝到普洱:华裔新生代开启六天文化探索之旅 续写中老友好故事当地时间7月4日,美国(měiguó)总统特朗普签署“大而美”税收(shuìshōu)和支出法案,使其生效。
△特朗普签署“大而美”法案(图片源自路透社(lùtòushè))
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、214票反对的(de)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“大而美”法案。美国国内担忧该法案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(cáizhèngchìzì)与债务(zhàiwù)风险。
“大而美”法案是特朗普2025年(nián)初重返白宫后推出的标志性立法(lìfǎ)议程。该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延长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于2017年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,让小费和加班工资收入免于纳税等(děng),其核心条款(tiáokuǎn)是降低企业税。
该法案因(yīn)造成联邦援助削减、长期债务增加和为富人及大企业减税等而(ér)备受争议。
“大而美”法案已于(yú)本月1日获参议院通过。
美国富裕阶层(jiēcéng)受益最大
为企业(qǐyè)主减税一直是特朗普(tèlǎngpǔ)的政策主张。房地产商出身的他,在其第一个任期内就推行过大规模减税政策。2017年,特朗普政府推出《减税与就业(jiùyè)法案(fǎàn)》,将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%大幅降低到21%。本次“大而美”法案则将这一税率永久固定了下来。
在此基础上,“大而美”法案还扩大了很多税收优惠的范畴,最为(zuìwèi)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研发和设备投入(tóurù)可以“全额抵扣”,意味着企业在更新(gēngxīn)生产设备和研究新产品的成本投入可以100%抵扣纳税额。
此外,该法案还扩大了“直通企业”的免税范围。所谓“直通企业”,是指实控人(kòngrén)可以穿透(chuāntòu)到个人(gèrén)的小型企业。对于这类(lèi)企业,特朗普政府免征企业所得税,实控人只需分配企业利润后在个人收入层面纳税即可,避免了“两次征税”的烦恼。
不过,尽管富裕阶层普遍获利,世界首富马斯克却成为了“例外”——由于特朗普政府几乎(jīhū)完全取消了拜登时期的清洁能源补贴(bǔtiē),特斯拉目前享受到(dào)的补贴红利大为缩减。
▲当地时间5月30日,白宫椭圆形办公室(bàngōngshì),美国总统特朗普为政府效率部前负责人马斯克举行“告别记者会(jìzhěhuì)” 图据视觉中国
不仅如此,市场指出,对特斯拉来说更为致命的是,特朗普直接将汽车行业燃油污染惩罚的标准定为(dìngwèi)零,这(zhè)意味着传统(chuántǒng)燃油车企不再需要从特斯拉购买“碳积分”抵扣(dǐkòu)罚款。2025年第一季度,特斯拉碳积分销售收入(xiāoshòushōurù)达5.95亿美元,超过其4.09亿美元的净收入;也就是说,如果没有这项收入,特斯拉将陷入亏损。
此外,之前对抗特朗普的(de)哈佛大学也受到了“惩罚(chéngfá)”。哈佛大学旗下(qíxià)庞大的投资基金目前享受1.4%的低税率,这一数字将被提升至8%。
“小费免税”难抵(nándǐ)穷人受损
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算,在未来十年时间里,美国收入最高(zuìgāo)的1%人群将收到(shōudào)超过(chāoguò)1万亿美元的减税福利,而其中收入前0.1%的人群就将享受近一半的红利。
与此同时,有分析指出,同一份报告的(de)另一个关键数字,可以更直观地反映“大而美”法案“劫贫济富”的本质(běnzhì):未来十年内,美国低收入家庭医疗补助每年将被削减1200亿美元左右,十年下来这一数字基本上刚好等于前1%富裕人群(rénqún)拿到(nádào)的减税“红包”。
▲当地时间7月2日,美国国会大厦外,美众议院少数党党鞭、民主党人凯瑟琳·克拉克(中)与(yǔ)民主党同僚在(zài)记者会上发言,反对“大而美” 图据(tújù)视觉中国
美国国会联合税务委员会(wěiyuánhuì)则推算出一组更惊人的(de)数字:在特朗普全面减税的背景下,美国最贫穷人群(rénqún)(年收入(niánshōurù)低于1.5万美元)未来十年承担的税收(shuìshōu)甚至还略有增加。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,增加的税负相当于他们年收入的4%。与此同时,特朗普减税政策相当于向(xiàng)每名年收入超过500万美元的纳税人每年开出29.6万美元的支票,向所有年收入在100万至(wànzhì)500万美元之间的纳税人每年开出5.53万美元的支票。
当然,在美国低收入阶层中,也有部分人群可以相对受益。比如(bǐrú),服务人员收到(shōudào)的小费将被免税,按小时计薪的工作人员在加班期间的额外劳动(láodòng)小时收入也享受(xiǎngshòu)免税。不(bù)过,这一部分人群占比并不高。据统计,只有大约12%的美国劳动人口(rénkǒu)能收到按小时结算的加班费用,而美国虽然有约400万人从事能收到小费的行业(比如餐厅侍者、美容美甲师、理发师、调酒师等),但其中超过60%的人。收入本来就不满足联邦(liánbāng)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,也就是说,能切实得到减税红利(hónglì)的人数很少。
美国联邦财政(cáizhèng)雪上加霜
估计(gūjì)赤字总额将超4万亿美元
据报道,“大而美”法案让马斯克和共和党强硬派最不满意(mǎnyì)的地方,在于它极大地增加了财政(cáizhèng)负担,让本来就债台高筑的美国联邦(měiguóliánbāng)财政雪上加霜。
在这部分人看来,站在美国联邦政府收支平衡的角度(jiǎodù)上,“大而美(dàérměi)”法案将带来相当大程度的灾难——它为富人削减了大量税负的同时,又没有为联邦政府开辟新的财源。虽然(suīrán)特朗普政府在清洁能源等领域减免了投入,但该法案在边境建墙以及驱逐非法移民行动(xíngdòng)上加大了财政投入(cáizhèngtóurù),两相抵消后联邦政府的支出负担也没有大规模减少。
▲当地时间(shíjiān)7月1日,美国(měiguó)纽约市的美国“国债钟” 图据IC photo
观察人士普遍认为,“大而美”法案将(jiāng)给美国财政带来额外的(de)赤字,具体数额取决于预测方法。耶鲁大学预算(yùsuàn)实验室表示,美国未来十年赤字将增加3万亿美元,而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赤字将增加3.4万亿美元。与此同时,美国无党派机构“负责(fùzé)任联邦预算委员会”估计赤字总额将超过(chāoguò)4万亿美元。
有分析指出,如果将4万亿美元(wànyìměiyuán)平均分给每一个美国公民(包括成年人和儿童),每人可以收到(shōudào)一张1.2万美元的(de)支票;而现实情况是,富人们未来十年收到的“支票”是这一数字的上百倍(bǎibèi),而穷人们反而要“倒贴钱”补贴联邦财政。
此外,在将财政收入“向上(xiàngshàng)分配”的同时(tóngshí),财政支出减少的项目则由(yóu)全民共同均摊。比如美国“能源创新智库”计算,2025年每一个美国家庭大约会在能源账单上多支出170美元,而(ér)在营养补助、医疗保障项目的削减则由低收入阶层不成比例地承担了相应的代价。
来源:央视新闻、红星(hóngxīng)新闻记者 郑直 
当地时间7月4日,美国(měiguó)总统特朗普签署“大而美”税收(shuìshōu)和支出法案,使其生效。

△特朗普签署“大而美”法案(图片源自路透社(lùtòushè))
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、214票反对的(de)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“大而美”法案。美国国内担忧该法案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(cáizhèngchìzì)与债务(zhàiwù)风险。
“大而美”法案是特朗普2025年(nián)初重返白宫后推出的标志性立法(lìfǎ)议程。该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延长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于2017年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,让小费和加班工资收入免于纳税等(děng),其核心条款(tiáokuǎn)是降低企业税。
该法案因(yīn)造成联邦援助削减、长期债务增加和为富人及大企业减税等而(ér)备受争议。
“大而美”法案已于(yú)本月1日获参议院通过。
美国富裕阶层(jiēcéng)受益最大
为企业(qǐyè)主减税一直是特朗普(tèlǎngpǔ)的政策主张。房地产商出身的他,在其第一个任期内就推行过大规模减税政策。2017年,特朗普政府推出《减税与就业(jiùyè)法案(fǎàn)》,将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%大幅降低到21%。本次“大而美”法案则将这一税率永久固定了下来。
在此基础上,“大而美”法案还扩大了很多税收优惠的范畴,最为(zuìwèi)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研发和设备投入(tóurù)可以“全额抵扣”,意味着企业在更新(gēngxīn)生产设备和研究新产品的成本投入可以100%抵扣纳税额。
此外,该法案还扩大了“直通企业”的免税范围。所谓“直通企业”,是指实控人(kòngrén)可以穿透(chuāntòu)到个人(gèrén)的小型企业。对于这类(lèi)企业,特朗普政府免征企业所得税,实控人只需分配企业利润后在个人收入层面纳税即可,避免了“两次征税”的烦恼。
不过,尽管富裕阶层普遍获利,世界首富马斯克却成为了“例外”——由于特朗普政府几乎(jīhū)完全取消了拜登时期的清洁能源补贴(bǔtiē),特斯拉目前享受到(dào)的补贴红利大为缩减。

▲当地时间5月30日,白宫椭圆形办公室(bàngōngshì),美国总统特朗普为政府效率部前负责人马斯克举行“告别记者会(jìzhěhuì)” 图据视觉中国
不仅如此,市场指出,对特斯拉来说更为致命的是,特朗普直接将汽车行业燃油污染惩罚的标准定为(dìngwèi)零,这(zhè)意味着传统(chuántǒng)燃油车企不再需要从特斯拉购买“碳积分”抵扣(dǐkòu)罚款。2025年第一季度,特斯拉碳积分销售收入(xiāoshòushōurù)达5.95亿美元,超过其4.09亿美元的净收入;也就是说,如果没有这项收入,特斯拉将陷入亏损。
此外,之前对抗特朗普的(de)哈佛大学也受到了“惩罚(chéngfá)”。哈佛大学旗下(qíxià)庞大的投资基金目前享受1.4%的低税率,这一数字将被提升至8%。
“小费免税”难抵(nándǐ)穷人受损
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算,在未来十年时间里,美国收入最高(zuìgāo)的1%人群将收到(shōudào)超过(chāoguò)1万亿美元的减税福利,而其中收入前0.1%的人群就将享受近一半的红利。
与此同时,有分析指出,同一份报告的(de)另一个关键数字,可以更直观地反映“大而美”法案“劫贫济富”的本质(běnzhì):未来十年内,美国低收入家庭医疗补助每年将被削减1200亿美元左右,十年下来这一数字基本上刚好等于前1%富裕人群(rénqún)拿到(nádào)的减税“红包”。

▲当地时间7月2日,美国国会大厦外,美众议院少数党党鞭、民主党人凯瑟琳·克拉克(中)与(yǔ)民主党同僚在(zài)记者会上发言,反对“大而美” 图据(tújù)视觉中国
美国国会联合税务委员会(wěiyuánhuì)则推算出一组更惊人的(de)数字:在特朗普全面减税的背景下,美国最贫穷人群(rénqún)(年收入(niánshōurù)低于1.5万美元)未来十年承担的税收(shuìshōu)甚至还略有增加。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,增加的税负相当于他们年收入的4%。与此同时,特朗普减税政策相当于向(xiàng)每名年收入超过500万美元的纳税人每年开出29.6万美元的支票,向所有年收入在100万至(wànzhì)500万美元之间的纳税人每年开出5.53万美元的支票。
当然,在美国低收入阶层中,也有部分人群可以相对受益。比如(bǐrú),服务人员收到(shōudào)的小费将被免税,按小时计薪的工作人员在加班期间的额外劳动(láodòng)小时收入也享受(xiǎngshòu)免税。不(bù)过,这一部分人群占比并不高。据统计,只有大约12%的美国劳动人口(rénkǒu)能收到按小时结算的加班费用,而美国虽然有约400万人从事能收到小费的行业(比如餐厅侍者、美容美甲师、理发师、调酒师等),但其中超过60%的人。收入本来就不满足联邦(liánbāng)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,也就是说,能切实得到减税红利(hónglì)的人数很少。
美国联邦财政(cáizhèng)雪上加霜
估计(gūjì)赤字总额将超4万亿美元
据报道,“大而美”法案让马斯克和共和党强硬派最不满意(mǎnyì)的地方,在于它极大地增加了财政(cáizhèng)负担,让本来就债台高筑的美国联邦(měiguóliánbāng)财政雪上加霜。
在这部分人看来,站在美国联邦政府收支平衡的角度(jiǎodù)上,“大而美(dàérměi)”法案将带来相当大程度的灾难——它为富人削减了大量税负的同时,又没有为联邦政府开辟新的财源。虽然(suīrán)特朗普政府在清洁能源等领域减免了投入,但该法案在边境建墙以及驱逐非法移民行动(xíngdòng)上加大了财政投入(cáizhèngtóurù),两相抵消后联邦政府的支出负担也没有大规模减少。

▲当地时间(shíjiān)7月1日,美国(měiguó)纽约市的美国“国债钟” 图据IC photo
观察人士普遍认为,“大而美”法案将(jiāng)给美国财政带来额外的(de)赤字,具体数额取决于预测方法。耶鲁大学预算(yùsuàn)实验室表示,美国未来十年赤字将增加3万亿美元,而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赤字将增加3.4万亿美元。与此同时,美国无党派机构“负责(fùzé)任联邦预算委员会”估计赤字总额将超过(chāoguò)4万亿美元。
有分析指出,如果将4万亿美元(wànyìměiyuán)平均分给每一个美国公民(包括成年人和儿童),每人可以收到(shōudào)一张1.2万美元的(de)支票;而现实情况是,富人们未来十年收到的“支票”是这一数字的上百倍(bǎibèi),而穷人们反而要“倒贴钱”补贴联邦财政。
此外,在将财政收入“向上(xiàngshàng)分配”的同时(tóngshí),财政支出减少的项目则由(yóu)全民共同均摊。比如美国“能源创新智库”计算,2025年每一个美国家庭大约会在能源账单上多支出170美元,而(ér)在营养补助、医疗保障项目的削减则由低收入阶层不成比例地承担了相应的代价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